“留學生看世界”欄目一般周一見報,歡迎海外學子們踴躍投稿,欄目文章力求視角獨特、以小見大、短小精悍,洞察複雜多彩的世界,為廣大讀者奉獻一份“精神茶點”。
  投稿信箱:liuxueshengview@126.com
  章穎穎(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大學交換生)
  和北京之於中國,倫敦之於英國,巴黎至於法國,或者柏林之於德國不同,施特拉爾松德並不是一個有著國際大都市規模的坐標。它位於國境最北,這意味著最標準的高地德語,蔚藍海岸線,這是總理默克爾的出生地以及一個相對封閉的安靜小鎮。
  當不斷的文化交流讓人們變得越來越一樣地開放、自由、寬容,我在想,是不是越封閉的地方纔越保留了一個民族最原始最本真的民族特性?
  而德意志民族本身,就以其矛盾的個性而獨特。
  矛盾的一方面是他們可以這樣偏激,野蠻,盲目甚至極端。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不需贅述,我見過兩個染著奇異發色的德國少女,騎著自行車而過時突然轉過頭來,做著誇張的手勢,大叫“嘿,中國人!中國人!”然後大笑著揚長而去;還在學校派對上遇到過酒過三巡的德國學生走過來說“Oh, China, poor China”……
  而另一方面,他們卻又最講面子、守禮節、懂規矩,保持適當的距離,維護錶面的和平。法國、西班牙等國的人們沒興趣循規蹈矩,於是呈現出一種搖曳生姿、自得其樂、潑辣不羈、慵懶迷離的風采,而德國則不同,它以秩序井然、高效守時、尊重規則定義自己的風格。對公共生活而言,這實在是便利、安全、讓人放心的國家。公共服務人員的高素質亦同,不論在封閉小鎮還是大都市,禮貌用語一句不少,思路清晰語速適中,絕不怠慢和誤工。
  多數土生土長又非生於大城市的德國學生,對中國多多少少仍然存有一些偏見和不解。但這個民族理智、文明和距離的傳統讓他們仍能保持絕對的禮貌和剋制。一次商務英語課的小組討論上,一個幾乎每次都和我分到一組的德國男生,終於忍不住開口問我:聽說中國工人很便宜,聽說在中國用童工?不過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不禮貌的極致了。幾日之後的木屋活動上,他還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,驚得身邊的姑娘直扯著我的衣角問:什麼情況,他是不是喝多了?
  同時,德國人對世界與自己保持一視同仁有著清醒認識,絕不因為錯在自己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這從他們對待本國曆史的態度和大量優秀的反思影片中就可見一斑。就像一個德國朋友說的,那些對中國有偏見的德國人,又有幾個真的去過中國呢?不過別擔心,等他們去了就知道了。
  傲慢和偏見永遠存在,無論在國內國外,只要國家與國家之間、人與人之間仍然存在差異。但同時我要說的是,在德國,和我遇到的可愛可親的人們、有趣難忘的事情相比,那一丁點“傲慢與偏見”實在也算不了什麼。  (原標題:德國的“傲慢與偏見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norgaeh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